(1)資料庫需求收集與分析 Requirement Collection and Analysis
使用的工具就是DFD (Data Flow Diagram 資料流程圖),DFD是描述系統中資料流程的一種圖形工具,它標誌了一個系統的邏輯輸入和邏輯輸出,以及把邏輯輸入轉換邏輯輸出所需的加工處理。 值得注意的是,資料流圖不是傳統的流程圖或框圖,資料流也不是控制流。參考 :
https://www.visual-paradigm.com/tutorials/data-flow-diagram-dfd.jsp
http://web.ydu.edu.tw/~alan9956/docu3/0992sa/sa04_dfd.pdf
(2)資料庫概念設計 Conceptual Database Design
概念塑模(Conceptual Data Model)使用的工具,就是實體關係模型(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),最後會產生實體關係圖(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)。參考 :
https://www.mysql.tw/2013/03/entity-relationship-model.html
https://www.lucidchart.com/pages/er-diagrams
https://www.smartdraw.com/entity-relationship-diagram/
http://www.conceptdraw.com/How-To-Guide/erd-entity-relationship-diagram-symbols
(3)選擇資料庫系統 Choice of DBMS
根據費用、技術、以及其他可能因素,來決定使用哪種資料庫系統。(4)資料庫邏輯設計 Logical Database Design
邏輯塑模(Logical Data Model)使用的工具,就是關聯模型(Relational Model),最後會產生資料表的定義關聯綱目(schema)。例如經過正規化 (Normalization),得到更準確的資料庫結構。關聯模型(Relational Model) :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odd%27s_12_rules
1970年代由IBM公司的研究人員Codd博士首先發展關聯式資料模型,並首度發表“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”之論文 Codd博士並於1985年對外發佈,關聯式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十二項規則建議。
0 留言